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长春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省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保证了投资稳步增长,初步实现稳投资、稳增长的战略目标,投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012年——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农户、下同)累计完成18719.2亿元,年均增长14.6%,增速比前五年回落6.9个百分点,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面对不断累积的高基数和步入新常态的经济环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步入稳步增长、优化发展时期。
一、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一)投资总量不断增加
2012年—2016年五年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前五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总量不断增加的态势,年均净增量都在500亿元左右, 最高的2013年净增553.5亿元,最低的2012年净增410.7亿元,五年净增量2298.7亿元,接近2011年全年投资。如下所示:
表1 2012年——2016年长春市投资完成情况
年份 完成投资 增长% 净增
2012年 2771.0 17.4 410.7
2013年 3324.5 20.0 553.5
2014年 3746.4 12.7 421.9
2015年 4218.2 12.6 471.9
2016年 4659.0 10.5 440.8
(二)年均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五年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幅度为14.6%,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四位,分别低于位居前三位的青岛、宁波和济南1.7个、1.1个和0.9个百分点,在东北四市中位居第一位,如下表所示:
表2 2012年—2016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投资完成情况
城 市 2012年—2016年完成投资合计(亿元) 年均增长%
长 春 18,719.1 14.6
沈 阳 25,531.0 -18.6
大 连 24,871.8 -20.6
哈尔滨 22,981.7 10.8
南 京 26,042.6 8.1
杭 州 24,338.1 13.5
宁 波 19,781.8 15.7
厦 门 8,309.5 13.9
济 南 15,360.5 15.5
青 岛 28,958.2 16.3
武 汉 32,829.2 10.8
广 州 24,212.0 10.8
深 圳 14,909.3 13.8
成 都 34,389.1 10.8
西 安 25,639.3 9.1
(三)三次产业均衡发展
五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第一产业投资154亿元,虽然年均下降2.2%,所占比重仍然保持0.8%;第二产业投资9290.5亿元,年均增长15.5%,比全部投资高0.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9143.9亿元,年均增长15.6%,比全市投资高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48.8%,工业投资中仍以制造业为主,五年间制造业完成投资8728.4亿元,年均增长16.2%,比工业增速高0.6个百分点,占工业的比重95.5%;第三产业投资9274.6亿元,增长14%,比全部投资增速低0.6个百分点。
(四)民间投资势头良好
五年间,长春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3088.6亿元,年均增长16%,比全部投资年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9.9%;国有控股投资累计完成5121.1亿元,年均增长1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7.4%;外商及港澳台商控股投资累计完成509.5亿元,年均下降13.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7%,投资内生动力增强。十八大以来,全市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比重不断提高、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成为全市投资稳增长的主要引擎,增强了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动力。
二、投资建设硕果累累
(一)重点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绩。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总体下行、产能过剩压力下,全市始终将转型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不断引导投资方向,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轨道客车和装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光电信息业、生物医药业等6大千亿级产业不同程度提高。五年间,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547.5亿元,年均增长17%;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375.7亿元,年均增长24.4%;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565.8亿元,年均增长20.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129.3亿元,年均增长30.4%,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质量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不断推进全市工业经济扩规模、增实力、提质量。五年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243.3亿元,年均增长5.8%,其中食品工业实现产值6519.2亿元,年均增长6.7%;医药工业实现产值636.4亿元,年均增长13.8%。
(二)投资质量显著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几年来,长春市加大了“补短板”的力度,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努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释放,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长春新区的成立,加速了长春市高科技产业发展,使长春市科技产业聚集能力不断提升,一些高科技企业落地,如国家02重大专项产业化项目、新一代基因测序仪项目、COMS(影像传感)研发产业化等26个重大项目全部在净月开发区落位;总投资55亿元的长春光电信息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在长春新区开始建设,长春新区的航天信息产业园项目将建成能够容纳2000人的“大众开发、万众创新”的创客平台及航天信息服务平台,并形成以卫星研发与生产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对经济贡献度不断提升。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投资发展提速、贡献提高,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使全市服务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五年间,全市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136.7亿元,年均增长47.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34.2亿元,年均增长34.2%;金融业中资本市场服务业投资21.1亿元,年均增长4.7倍。这些行业投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至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1458户,实现营业收入5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6.1%。2016年全市盈利性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民生工程规模化。十八大以来,长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发展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五年间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830.8亿元,年均增长35.7%,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投资200多亿元兴建了东、西、南、北快速路工程,使城市交通速度大大提升;轻轨三、四号线交付使用,特别是地铁一号线的运行,使长春市迎来了地铁时代,居民出行更加快捷方便,城市道路总体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更加拓展了城市的空间,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长白乌铁路的投入使用,以及长春龙嘉机场扩建,建成了四通八达的民航、铁路、公路、通讯立体网络,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总投资近500亿元的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城市综合环境极大改善,总体功能进一步提高。十八大以来,长春市以承办国际马拉松等大型赛事为契机,大力投资建设群众体育设施和娱乐设施,以提高市民的文娱生活,五年间,全市用于体育和娱乐业投资5.3亿元,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极大提高,使长春市成为宜居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
(五)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长春市房地产业在全国和部分一线城市起伏跌宕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五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2900.3亿元,年均下降2.2%,商品房销售面积4342.3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9%,去库存持续、稳健进行。至2016年,销售商品房面积1017.7万平方米,增长为25.5%,投资为596.6亿元,增长17.9%,仍比销售低7.6个百分点,使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健康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房地产业开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全市有经营活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646家。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十八大以来,长春市本着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并举的原则,五年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用于住宅投资3290.7亿元,年均住宅施工面积4106.6万平方米,五年竣工住宅面积3112.7万平方米,销售住宅面积3748.7万平方米。住宅建设从布局、配套到内部设施、外部环境都已经日臻完善。以万科城、中铁城、中海寰宇天下、万科柏翠园、力旺康城、伟峰东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设计优良、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备的小区建设,使我市住宅小区逐步实现了品牌星级化、功能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三、投资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经济要增长离不开投资拉动。长春市正处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按照省委部署承担着“打先锋、站排头”重任,在此机遇和挑战并存时期,长春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大好时机,高度重视当前面临的困难,通过改善投资环境、调整投资结构、提升投资内生动力,推动长春市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有效增长。
首先领导带头亲自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对抓好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形成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其次积极谋划,开拓创新,全市谋划了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高规模的项目,为推进长春市投资增长提供支撑。
最后积极推进项目落实,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类难题,推进项目“三早”工作的全面落实。
目前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揽工作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打先锋、站排头”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必将推动长春市投资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