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9718个,从业人员60.1万人,分别比2004年末增长43.5%和13.5%。工业的个体经营户21970户,比2004年增长27.3%;从业人员79692人,比2004年末下降2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209个,占2.2%;集体企业371个,占3.8%;有限责任公司959个,占9.9%;私营企业7412个,占76.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6个,占0.5%;外商投资企业199个,占2.0%。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22%,集体企业占3.4%,有限责任公司占22.6%,私营企业占35.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9%,外商投资企业占11.9%(详见表1)。
表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9718 600804
内资企业 9473 518012
国有企业 184 66578
集体企业 371 20581
股份合作企业 41 1704
联营企业 12 412
国有联营企业 4 136
集体联营企业 4 188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0 0
其他联营企业 4 88
有限责任公司 959 135741
国有独资公司 25 65369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934 70372
股份有限公司 150 74598
私营企业 7412 210463
其他企业 344 7935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46 11585
外商投资企业 199 71207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262个,制造业9188个,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68个,分别占2.7%、94.5%和2.8%。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3.0%,制造业占85.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11.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五位,分别占29.1%、10.3%、9.8%、9.6%和4.3%(详见表2)。
表2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企业法人(个)从业人员(人)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9718 60080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402 14726
采矿业 262 18342 医药制造业 170 15417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4 10997 化学纤维制造业 8 9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 558 橡胶制品业 94 237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 0 塑料制品业 400 1128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3 4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57 57536
非金属矿采选业 212 671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 1472
其他采矿业 4 25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1 1131
制造业 9188 512267 金属制品业 618 15416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46 58819 通用设备制造业 770 25744
食品制造业 326 14268 专用设备制造业 459 17929
饮料制造业 337 1461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53 174780
烟草制品业 10 132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14 13565
纺织业 76 478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22 6474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52 11784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31 4335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9 94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200 462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93 16645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4 1144
家具制造业 202 491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8 70195
造纸及纸制品业 127 3921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194 6191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443 96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2 187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5 52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2 641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38 2053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表3)。
表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原煤 万吨 337
卷烟 亿支 132
天然气 万立方米 19278
汽油 万吨 3.0
柴油 万吨 3.0
硫酸(折000%) 万吨 3.2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0.3
水泥 万吨 1053.8
生铁 万吨 0.1
粗钢 万吨 0.5
钢材 万吨 4.2
金属切削机床 台 1241
汽车 万辆 78.7
其中:轿车 万辆 60.7
彩色电视机 万台 28.5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135.1
其中:火电 亿千瓦小时 134.6
(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合计3695.6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62.8%;负债合计2122.4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66.5%;所有者权益合计[1]1573.2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58.2%(详见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采矿业为74.7%,制造业为56.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57.4%。
表4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 计 3695.6 2122.4 1573.2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09.5 50.9 58.6
采矿业 88.0 65.7 22.3医药制造业 73.2 34.7 38.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5.5 8.4 17.1化学纤维制造业 0.3 0.2 0.1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49.5 47.5 2.0 橡胶制品业 7.4 5.4 2.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塑料制品业 31.9 20.0 11.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2 0.2 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3.7 167.1 146.6
非金属矿采选业 12.6 9.5 3.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8 5.8 5.0
其他采矿业 0.2 0.1 0.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6.7 4.2 2.5
制造业 3061.0 1743.2 1317.8金属制品业 45.9 32.9 13.0
农副食品加工业 289.4 193.3 96.1通用设备制造业 94.2 63.4 30.8
食品制造业 81.9 48.3 33.6专用设备制造业 68.9 49.3 19.6
饮料制造业 45.1 31.7 13.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597.8 864.3 733.5
烟草制品业 18.2 9.9 8.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2.3 33.5 18.8
纺织业 10.4 8.5 1.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1.6 15.8 15.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7.6 12.8 4.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5.6 14.0 11.6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1 1.4 0.7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3.1 9.1 4.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44.1 22.7 21.4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2.3 2.8 -0.5
家具制造业 12.2 9.2 3.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46.6 313.5 233.1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2 0.6 9.6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77.6 296.7 180.9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8.8 21.2 7.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3.6 11.2 1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1 0.9 0.2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5.4 5.6 39.8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7 9.3 5.4
(四)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3719.1亿元,比2004年增长1.1倍。其中,采矿业占0.7%,制造业占89.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9.7%。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行业有4个,比2004年增加1个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248亿元,比2004年增长1.9倍。其中,采矿业占1.9%,制造业占97.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3%。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行业有3个,比2004年增加1个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详见表5)。
表5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3719.1 248.0
采矿业 24.3 4.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57.3 4.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6 2.4 医药制造业 50.5 6.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0 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0.2 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 0 橡胶制品业 4.5 0.4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1 0 塑料制品业 31.8 3.1
非金属矿采选业 9.5 1.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5.4 16.7
其他采矿业 0.1 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4 0.6
制造业 3332.0 242.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7.0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498.8 30.0 金属制品业 34.0 3.0
食品制造业 63.1 4.2 通用设备制造业 62.1 7.9
饮料制造业 36.3 3.0 专用设备制造业 50.9 5.0
烟草制品业 20.8 2.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937.3 139.1
纺织业 6.0 0.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5.5 3.3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3.3 1.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8.0 2.1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 2.2 0.2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1.9 1.6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32.2 2.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0.1 1.3
家具制造业 9.2 1.1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5.9 0.1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2 0.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62.8 0.6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6.1 2.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341.0 0.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6 0.1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5.2 0.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6.4 -0.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6 -0.1
(五)企业科技活动
2008年末,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中开展科技活动[3]的企业有79个,占5.7%;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有34个,占2.4%。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53.7%,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3.1%。
200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2.7万人,比2004年末增长1.4倍;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为37.8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1倍。
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增长较快,2008年为13亿元,比2004年增长44.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强度[4]为1.2%,比2004年增加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200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千万元的行业有4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入强度在2%以上的行业有2个: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详见表6)。
表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行业分布
经费投入(万元) 投入强度(%)
合 计 129809 1.2
制造业 129809 1.2
食品制造业 2 0.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578 1.0
医药制造业 2763 1.4
通用设备制造业 516 3.8
专用设备制造业 32 0.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23385 1.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158 2.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75 1.0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5]销售收入925亿元,占同口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6.6%。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49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0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24.4%,比2004年增加11.9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
(一)企业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08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1756个,从业人员25.4万人;建筑业个体经营户16472户,从业人员11.5万人。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53个,占3.0%;集体企业29个,占1.7%;有限责任公司387个,占22.0%;私营企业1158个,占65.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个,占0.3%;外商投资企业2个,占0.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占11.9%,集体企业占1.4%,有限责任公司占37.7%,私营企业占39.3%,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2%(详见表7)。
表7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756 254331
内资企业 1749 253681
国有企业 50 25706
集体企业 29 3486
股份合作企业 6 1704
联营企业 4 112
国有联营企业 1 37
集体联营企业 3 75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
其他联营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387 95767
国有独资公司 3 4663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384 91104
股份有限公司 49 21257
私营企业 1158 99917
其他内资企业 66 573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5 533
外商投资企业 2 117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1.4%;建筑安装业占25.0%;建筑装饰业占29.5%;其他建筑业占14.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64.4%;建筑安装业占18.5%;建筑装饰业占11.2%;其他建筑业占5.9%(详见表8)。
表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行业分布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合 计 企业法人(个)从业人员(人)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企业法人(个) 从业人员(人)
合 计 1756 254331 474 185785 1282 68546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552 163824 237 141778 315 22046
建筑安装业 439 46922 120 31005 319 15917
建筑装饰业 518 28488 61 6516 457 21972
其他建筑业 247 15097 56 6486 191 8611
(二)建筑业总产值
2008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700亿元。其中,资质内企业完成{6}538.9亿元,资质外企业完成161.1亿元。
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建筑业总产值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72.6%;建筑安装占14.9%;建筑装饰业占8.5%;其他建筑业占4.0%(详见表9)。
表9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的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合 计 资质内企业 资质外企业
合 计 700.0 538.9 161.1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508.4 447.9 60.5
建筑安装业 104.1 65.5 38.6
建筑装饰业 59.3 16.3 43.0
其他建筑业 28.2 9.2 19.0
(三)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
2008年,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57.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63.1万平方米,竣工价值151亿元,其中住宅建筑竣工面积1101.1万平方米,竣工价值94.1亿元(详见表10)。
表10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价值(亿元)
合 计 1563.1 151.0
厂房、仓库 98.6 12.4
住宅 1101.1 94.1
办公用房 72.2 8.9
批发和零售用房 74.1 6.9
住宿和餐饮用房 3.9 0.5
居民服务业用房 1.6 0.2
教育用房 42.9 3.8
文化、体育用房 53.8 8.0
卫生医疗用房 40.0 6.3
科研用房 26.4 2.7
其他用房 48.5 7.2
(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008年末,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390.3亿元,负债合计为255.1亿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5.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5.4%(详见表11)。
表11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行业分布 单位:亿元
资产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合 计 390.3 255.1 135.2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334.7 223.9 110.8
建筑安装业 39.1 22.7 16.4
建筑装饰业 9.8 3.4 6.4
其他建筑业 6.7 5.1 1.6
(五)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2008年,我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456.6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82.7%,建筑安装业占12.9%,建筑装饰业占2.7%,其他建筑业占1.7%;利润总额6.9亿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72.5%,建筑安装业占18.9%,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均占4.3%(详见表12)。
表12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
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 单位:亿元;
工程结算收入 利润总额
合 计 456.6 6.9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377.5 5.0
建筑安装业 59.1 1.3
建筑装饰业 12.5 0.3
其他建筑业 7.5 0.3
注释:
[1] 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即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3]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是指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和技术开发活动,并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是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但尚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投产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6]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指依据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2001年第87号)及《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已经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指虽然没有领取《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实际从事建筑生产经营活动建筑业企业。
[7]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总承包企业是指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可以对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或者对主体工程实行施工承包的建筑业企业。专业承包企业是指具有专业承包资质,可以承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或者建设单位按照规定发包的专业工程的建筑业企业。不包括资质以外的建筑业企业和个体经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