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97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616.51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3854.57亿元,增长6.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084元。
图1 201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2 2019-202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年末总人口为910.19万人,跨市净流入6.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20.5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8.2%,比上年增长1.0%。
年末出生人口3.48万人,出生率为3.83‰,死亡人口6.58万人,死亡率7.24‰,自然增长率-3.41‰。人口性别比为99.19(以女性为100)。
年末0-14岁(含不满15岁)人口为98.68万人,占全市年末总人口比重为10.8%;15-59岁(含不满60岁)人口为600.05万人,占全市年末总人口比重为65.9%。
表1 2023年长春市常住人口及比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从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动情况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增长1.0%,居住价格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增长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增长1.3%,医疗保健价格增长0.4%,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增长4.1%。
图3 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7%。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8.6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84万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6.82万公顷,下降0.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137.49万公顷,增加1.53万公顷;豆类种植面积3.10万公顷,下降0.02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2万公顷,增长0.01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274.57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其中,玉米产量1115.91万吨,增长3.4%;水稻产量142.31万吨,下降1.6%。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123.04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9.22万吨,增长5.3%;牛肉产量12.64万吨,增长12.9%;羊肉产量0.99万吨,增长14.6%;禽肉产量50.19万吨,增长6.4%;禽蛋产量28.86万吨,增长0.3%;生牛奶产量7.4万吨,增长7.8%。年末生猪存栏415.06万头,下降2.1%;生猪出栏717.93万头,增长5.8%。水产品产量4.34万吨,增长2.6%。
图4 2019-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257.3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1%。新增绿色食品标识产品29个,绿色有机环境监测面积达到724.4万亩。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补助资金9976万元,改造农户卫生厕所13888户。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56个,省级以上和市级龙头企业数量分别发展到195户和178户。
三、工业 建筑业
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172.02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图5 2019-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0.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2.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3.1%,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汽车制造业增长11.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9.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7亿元;制造业730.0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亏损6.0亿元,亏损缩小8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86.59元,比上年减少1.1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0.0%,下降1.6%。
表2 202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6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四、服务业
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85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49.43亿元,增长1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3.09亿元,增长1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9.64亿元,增长20.0%;金融业增加值620.64亿元,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355.74亿元,增长2.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915.05亿元,增长6.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6.6%。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0861.66万吨,比上年增长18.8%;货物运输周转量552.67亿吨公里,增长12.8%。全年旅客运输量2789.01万人,增长58.0%;旅客运输周转量17.23亿人公里,增长41.8%。
全年民航货邮发运量3.88万吨,增长55.7%;货邮吞吐量9.23万吨,增长52.6%。民航完成旅客发送量778.10万人,增长114.3%;旅客吞吐量1548.37万人,增长114.7%。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306.90亿元,比上年增长8.6%。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5.94亿件,增长18.3%;邮政函件业务411.60万件,增长7.9%;包裹业务量9.95万件,增长70.4%。快递业务量41905.33万件,增长30.0%;快递业务收入49.87亿元,增长11.5%。移动电话用户1083.36万户,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649.51万户,增长1.2%。
五、市场消费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1806.29亿元,增长8.5%;餐饮收入额303.56亿元,增长25.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10.49亿元,增长1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9.36亿元,增长8.5%。
图6 2019-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烟酒类增长12.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7%,化妆品类增长29.0%,金银珠宝类增长4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家具类增长52.6%,通讯器材类增长12.6%,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3%,汽车类增长31.9%。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5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3%。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14.7%;非国有经济投资下降9.0%,民间投资下降11.8%。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6%。
图7 2019-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增长速度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6.7%。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2.3%;办公楼投资下降3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5.2%。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6421.88万平方米,下降10.8%。商品房竣工面积282.86万平方米,下降33.2%。商品房销售面积572.17万平方米,增长5.8%。商品房销售额483.98亿元,增长4.6%。
全年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22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出口331.30亿元,增长58.9%;进口894.62亿元,下降0.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3.33亿美元,增长6.5%。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743.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4727.81万人次,增长161.8%;接待入境游客16.17万人次,增长137.7%。在入境游客中,接待外国游客12.58万人次,增长158.9%;港澳台同胞3.59万人次,增长85.1%。
全年旅游总收入2411.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8.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07.14亿元人民币,增长208.7%;旅游外汇收入5665.95万美元,增长123.9%。年末全市有旅行社259家,分社69家。星级以上饭店1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0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4家。
八、财政 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76.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税收收入422.98亿元,增长12.2%;非税收入153.53亿元,增长85.3%。地方财政支出1074.97亿元,增长10.1%。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839.88亿元,比年初增加1988.5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742.06亿元,增加1974.2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953.70亿元,比年初增加831.6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39.29亿元,增加837.80亿元。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3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寿险收入144.55亿元,健康险收入66.24亿元,意外伤害险收入5.13亿元,财产险收入95.66亿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0.50亿元,增长24.9%。其中,寿险赔款及给付25.04亿元,健康险赔款及给付29.25亿元,意外伤害险赔款1.67亿元,财产险赔款74.55亿元。
表3 2023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九、城 建
全年全市道路新建和扩建长度295.3公里,道路总长度5151.08公里,总面积10043.05万平方米。
全年公共水厂综合生产能力为166.57万立方米/日,用水人数577.89万人。城区天然气年供气总量11.04亿立方米;长春市城区液化石油气年供气总量3万吨;长春市城区燃气用户227.73万户,城区集中供热面积33356.81万平方米。
年末公园绿地面积7346.5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4933.0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7%。
十、教 育
(一)学前教育
学年末全市共有幼儿园1110所,教职工2.5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9万人,在园幼儿12.98万人。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11所,比上年增加69所,在园幼儿5.84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
(二)特殊教育
学年末全市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毕业生772人,招生579人,在校生3674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11所,毕业生293人,招生156人,在校生1310人,教职工537人,其中专任教师447人。
(三)义务教育
学年末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70所,比上年减少69所;当年毕业生14.67万人;招生14.45万人;在校生67.38万人,比上年减少0.13万人。
1.小学阶段。学年末共有普通小学校342所,比上年减少71所。另有不计校数小学教学点883个,在校教职工3.1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8万人。全市小学毕业生7.23万人,招生7.24万人,在校生44.59万人,基本与上年持平。担任小学阶段教学任务(含普通小学、小学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段、附设小学班)的专任教师3.54万人。
2.初中阶段。学年末共有初中(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职业初中)学校328所。教职工3.4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4万人。全市初中阶段毕业生7.44万人,招生7.21万人,在校生22.79万人,比上年减少0.19万人。全市承担初中教学任务(含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段、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初中段、完全中学初中段、附设初中班)的专任教师2.2万人。
(四)高中阶段教育
1.普通高中。学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中(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学校88所,比上年增加1所。教职工1.8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毕业生5.35万人,招生5.5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在校学生16.39万人。全市承担普通高中教学任务(含高级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高中段、完全中学高中段、附设普通高中班)的专任教师1.19万人。
2.中等职业教育。学年末共有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以下同)74所,比上年减少16所,教职工0.5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0.37万人。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55万人,招生1.46万,在校学生4.82万人。
十一、科技 质量技术监督
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20331件,比上年下降7.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6652件,增长18.2%。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640份,技术合同成交额80.71亿元。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44户。
年末共有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9家。全年实施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315批次,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万台/件。
十二、文化 卫生 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292家,其中,艺术表演团体9家,艺术表演场馆5家,公共图书馆13家,艺术馆、文化馆13家,文化站198家,文化艺术科研、科技机构1家,文物保护研究机构1家,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家,其他文化事业12家,博物馆28家,文化市场管理机构7家。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99万册,其中,少儿图书馆藏量108万册。
年末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339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696家,文化娱乐场所298家,演出场所89家,艺术品经营店256家。市区(含开发区)文化经营场所994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80家,文化娱乐场所206家,演出场所52家,古玩(美术品)经营店256家。
年末共有广播电视台7座,节目23套,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100%。
年末共有卫生医疗机构8702个,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医院、卫生院429所,增长6.5%。拥有医疗床位7.13万张,增长6.1%。卫生技术人员为9.46万人,增长10.9%。市辖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家。
全年开展竞技体育项目比赛207项,其中国际级2项、国家级25项、省级25项、市级139项、县(区)级16项,直接参加人数超22万人次。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改善健身条件,开展各级各类健身活动千余项次,参与及辐射人次达数百万。
全年共计销售体育彩票19.16亿元,占全省销量的39.7%,增长34%,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长率7.4个百分点。
十三、环境保护 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943.7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1%。全社会用电量325.93亿千瓦时,增长11.5%。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增长0.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下降2.8%。
全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57.1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9.6dB(A)。
全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级天数314天,占总天数的86%。其中,一级优天数149天,二级良天数165天;空气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32微克,比上年增加4微克;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9微克;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29微克,与上年持平。全市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58,上升0.26。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统计信息直报系统报送情况统计,年末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0起,死亡124人;全市亿元GDP死亡率0.0177,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0.3428;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966。
十四、居民收入 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480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3元,增长8.1%。
年末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9.13万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在职职工195.18万人,增长1.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82万人;征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238.64亿元;征缴失业保险基金9.71亿元。全年共为83.95万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08.46亿元,增长8.1%,为4.03万名人员发放失业金4.16亿元。
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9.96万人,参保率达到95%。其中,省直职工医疗保险33.54万人,长春市职工医疗保险204.73万人,长春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621.69万人。全市生育保险参保155.81万人。其中,省直18.92万人,长春市136.89万人。
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9.6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0.4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3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5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96.22万人次,全市累计援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454人,年末实有公益性岗位人员6619人。
年末城市居民5340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102721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8.98亿元。
年末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96家,总床位数4.8万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0家,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416家。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72所。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08亿元。募集善款11179.13万元,总支出慈善募捐款11649.32万元,受助群众超7万人次。
注释: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和合计不等的情况。
2.本公报长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
4.本公报的2023年财政收入包含共享收入下放数据。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入、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长春调查队;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二手房交易数据来自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货物进出口总额等数据来自长春海关;实际利用外资和会展业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铁路客运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公路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数据来自市地方道路运输管理局;民航运输数据来自吉林省民航机场集团公司;邮政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吉林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长春市分公司;移动电话期末户数、互联网接入用户数据来自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货币金融类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证监会吉林监管局;保险业数据来自保监会吉林监管局;道路新建和扩建、道路面积和长度、水厂日综合生产能力、使用自来水人数、天然气、供热面积等数据来自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等数据来自市林业和园林局;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学技术局;专利申请量、质量检验机构等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文化事业机构、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经营场所、广播电台和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等数据来自市社会保险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开发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数据来自市就业服务局;城乡低保、养老服务机构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